東風公司舉辦“傳承馬燈精神、永葆青春活力”主題活動
發布日期: 2019-09-29來源: 新華網
馬燈、蘆席棚、干打壘……50年前,老一輩東風創業者從五湖四海匯聚到鄂西北的偏遠小鎮,在武當山下,開創了東風基業。如今,這些承載著早期艱苦創業記憶的詞匯,早已化作一代代東風人抹不掉的“精神胎記”,成為東風人的傳家寶。
9月26日,為紀念東風公司建設50周年,在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的誕生地——十堰大爐子溝,一場“馬燈閃耀東風勁——傳承馬燈精神、永葆青春活力”主題活動熱烈舉行,老中青三代東風建設者們,從東風創業源起,講述一代又一代東風人櫛風沐雨、前赴后繼、艱苦創業的奮斗故事。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東風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紹燭,東風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程道然,東風公司工會主席何偉與青年員工代表共同參與活動。
“馬燈閃耀東風勁——傳承馬燈精神、永葆青春活力”主題活動現場
孕育·馬燈之光起深山
十堰大爐子溝,是東風的發源地。
1969年,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公司前身)開始大規模建設,而在兩年前,二汽就已經在大爐子溝破土動工。
在此之前,還在籌建中的二汽接到研制生產軍用兩噸越野車的任務。當時的東風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蘆席棚里靠手工用錘子和榔頭砸出了這款車。1975年,東風公司自主創新的第一代軍車EQ240建成投產。這款肩負“東風軍車”最初夢想的車型,首戰即成主力,被稱為“功臣車”、“英雄車”。
作為第一代東風建設者,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原總裝配廠總工程師戰權理曾親歷了兩噸半越野車EQ240生產準備和試生產的過程。讓他引以為傲的是,這款產品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表現讓人稱贊。“一輛EQ240從山崖上摔下來,滾了幾個跟頭,落到山下,駕駛室被摔變了形,但就是這樣一輛嚴重摔傷的車,戰士們照樣開著跑,仍然完成了戰斗突擊和物資搶運。在整個戰爭期間,沒有一輛東風軍車因為質量問題影響作戰。”
東風第一代軍車EQ240
如果非要形容那一輩東風人的精神風骨,戰權理認為那必定是:“家國情懷、肩負使命、攻堅克難、堅定信念、追求夢想,以及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急難險重面前,東風人永遠沖在最前面,這種信念已深入到東風人的骨髓。
1973年4月,在二汽批量下線車的關鍵時期,發動機廠青年突擊隊應運而生,承擔一些急、重、難、險、臟的工作。
“時值盛夏,青年突擊隊隊員們在火熱毒辣的太陽下,雞啄米般掄起鎬在堅硬的巖石上鑿。渴了,就猛喝一口涼水,蘸一毛巾涼水擦把臉。女青年們的手被鎬把磨出了血泡,照樣把鐵鎬一掄一個圓。泡磨破了,兩只手纏上毛巾咬著牙繼續干。”回憶起青年突擊隊修橋時的場景,東風第二任團委書記左紅妹深有感觸。
一位當年的青年突擊隊長曾回憶說:“時隔多年,每當我回想起那段往事,回想起當時那些生龍活虎的青年突擊隊員們,我都會激動不已,我們無愧于那個時代,我們對得起自己的青春。無論我身在何處、肩負何職,我都為自己曾經是一名青年突擊隊隊長而自豪。”
篳路藍縷、擎起馬燈,第一代東風拓荒者,靠著人拉肩扛為二汽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孕育了傳承至今的“馬燈精神”。
和煦·雙燕飛舞育新意
暖風和煦燕飛來,第一爐鐵水、第一輛軍車描繪了“馬燈精神”最厚重的底色,而飛翔的雙飛燕則承載著“馬燈精神”代代相傳。
活動現場,東風“雙飛燕”商標的設計者艾德昆回憶起當年設計商標時的經歷,仍然熱血沸騰。
1979年,二汽領導作出要著手設計二汽廠徽的決定,并通過《二汽建設報》(《東風汽車報》的前身)在全廠范圍內有獎征集設計圖案。
當艾德昆知道這件事后,興奮不已。“我和伙伴們都把它作為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來看待。”
幾經論證,艾德昆終于找到靈感。于是,一個圓環中兩只飛燕首尾相銜、翻飛旋轉、具有動感的“雙燕”圖開始變得越來越清晰。“二汽盡管建設于崇山峻嶺之中,但她必然要像飛鳥一樣翱翔于藍天。而鄂西北山林中,自由飛翔的燕子,正是寄托著二汽建設者全部情與思的吉祥物。”在設計構思答辯現場,艾德昆的這段話,感動了所有人。
東風“雙飛燕”商標設計者艾德昆講述東風品牌故事
1982年2月2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批準第二汽車制造廠“雙飛燕”商標注冊。自此,東風邁出了品牌建設的重要一步。
“旋轉的雙燕,一個代表傳承,一個代表創新,既表明東風精神的血脈傳承和對東風事業的激情擴展,又喻示著中外汽車文化的和諧交融。”如今,雙飛燕已經成為東風的符號,走到哪,只要看到這一符號,就如同看到東風,艾德昆說,“現在汽車行業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革中,我們一定要抓住‘五化’機遇,向著卓越東風、向著世界一流邁進。”
在技術變革風起云涌的當下,2018年,東風公司發布了以“品質、智慧、和悅”為價值理念的品牌戰略,對東風品牌歷史積淀進行了新的詮釋。
“展翅高飛的雙燕,給人以勤奮、靈動、志遠的想象;她寓意著滾滾向前的車輪,代表著東風專注于優質汽車產品和出行服務;與東風品牌價值理念相得益彰,‘品質’與‘智慧’雙燕飛舞,共創共享‘和悅’生活。”東風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紹燭這樣詮釋東風品牌標識。
50年來,1800萬輛東風汽車讓“雙飛燕”家喻戶曉,圓了無數家庭的汽車夢。與此同時,雙飛燕也承載著東風人半個世紀積淀的精神品質,飛向了更廣闊的未來。
希冀·薪火相傳向未來
“堅定信念、追求夢想的激情創業精神,同甘共苦、無私奉獻的艱苦奮斗精神,深入群眾、心系職工的為民服務精神,求真務實、敢做善為的責任擔當精神。”伴隨著企業發展的進程,與時俱進的東風人賦予了“馬燈精神”新的內涵,并身體力行。這其中的代表就有東風公司的全國勞模王建清,在平凡的崗位上將“馬燈精神”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源源動力。
1993年,年僅22歲的王建清,從部隊轉業來到東風公司,他的想法很單純,“只要每天能有車開就很美好,雖然毫無經驗,但有幸師從全國勞模王濤,成為總裝配廠的一名調試員工。”
王濤,原為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裝配廠一線調整工。自1975年進入東風以來,他累計參與裝配、調試汽車16萬輛以上,從未出現過瑕疵,人稱“汽車調整大王”。他還完成了30項發明創造和技術革新,獨立撰寫5本共60多萬字的專業書籍,其中《東風八平柴調整方法和常見故障排除30例》一書,被命名為“王濤操作法”。
“師傅告訴我,馬燈精神很簡單,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把活干好。堅持兩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實踐起來,可能要一輩子這么長的時間去磨練。”王濤的徒弟王建清表示。
全國勞動模范、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王建清講述馬燈精神的傳承
作為“王濤班”第七任班長,王建清以師傅為標桿,累計參與調檢25萬多輛車,無一起質量問題。王建清自身也從一名普通汽車調整工,一步步成長為中國汽車業十大工匠、全國勞模、全國人大代表。
在實踐中摸爬滾打的王建清,對馬燈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工作要有執著的心,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勁頭,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熱情。”
“一個人前行一萬步,不如一萬個人共同前行一步。”為了讓班組成員都能進步,對于所掌握的技能,王建清總是傾囊相授。在他的影響下,“王濤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研討氛圍,“馬燈精神”代代相傳。
近年來,東風公司選樹了王建清、楊祉剛、盧占保等一大批勞模典型,構建了一支拼搏、奉獻、創新的優秀基層人才梯隊。“楊祉剛勞模創新工作室”“盧占保創新工作室”……以員工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不斷增加。
從研發設計到一線工匠,東風公司建設的50年,是一代代東風人接續奮斗的50年,也是中國人民振興民族工業、追尋民族復興的縮影。
在十堰大爐子溝動力設備廠廠區內有一棵大樹,被稱為“東風老根”,它見證了十堰從“山城”到“車城”的演變,見證了“雙飛燕”從崇山峻嶺到大江大海的跨越,也見證了幾代東風人接力奮斗的征程。
“馬燈精神”成為一代代東風人的“精神胎記”
活動現場,東風青年向老一輩東風建設者贈送車模,新時代卓越產品,不負歷史重托;老一輩東風建設者則向東風青年贈送馬燈,希望“馬燈精神”在東風繼續傳承、發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馬燈精神’在老一輩東風創業者戰天斗地的奮斗中孕育,在一代代東風人開拓創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必將在新一代東風人的手中發揚光大。”竺延風在活動中說,“青年是東風的未來和希望,廣大青年要傳承好、發揚好、踐行好‘馬燈精神’。我們要弘揚‘馬燈精神’,勇攀事業高峰,奮力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加快建設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企業,為建設汽車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東風公司建設50周年!”
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發表講話,寄語東風青年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生。如今,“馬燈”已成為東風人心中不滅的希望之燈。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東風人都會將“馬燈精神”傳承下去,致敬崢嶸歲月,照亮世界一流企業新征程。